1934年7月,国民党的军队连续攻克红军的防御阵地,迅速向瑞金推进,使中央红军陷入极其危险的境地。
面对敌军重重包围,红军部队减员严重,仅剩8.6万人马,其中多数伤员。物资供给极度匮乏,军粮和弹药都严重不足。
红军在连续撤退后,最终抵达瑞金,等候上级的下一步指示。
国民党方面正密谋实施下一阶段的致命打击。
1934年9月底,蒋介石在庐山召集国民党核心军事将领,秘密部署"铁桶计划",旨在对中央红军发起全面围剿行动。
蒋介石自信满满,认为胜券在握,然而他并未意识到红军早已掌握了他的动向。
关于红军如何突破"铁桶"包围的情报来源和具体经过,至今仍是一个引人深思的谜题。
“铁桶”计划是一项严密的战略部署,旨在通过全方位的防御措施确保关键区域的安全。该计划涵盖了从物理屏障到数字监控的多层次保护体系,确保任何潜在的威胁都能被及时识别和应对。核心目标是通过高效的资源整合和协调,打造一个坚不可摧的安全网络。
1933至1934年间,在"左倾"路线指挥下,红军遭遇连续失利,作战伤亡极其严重。
在国民党军队实施"堡垒政策"的持续攻势下,红色根据地不断遭到蚕食。随着敌军逐步推进和严密包围,苏区的控制区域持续缩小,最终被白色堡垒所包围。
中央苏区当时仅掌握着七八个县的管辖区域。
在红军深陷苏区困境之际,蒋介石正暗中策划一项关键行动。
若该方案得以实施,苏区和红军或将彻底退出历史舞台。
1934年9月底,蒋介石在庐山牯岭秘密召集军事会议,筹划针对红军的第五次围剿行动,该作战方案代号为"铁桶计划"。
在距离瑞金150公里的区域内,国民党部署了150万兵力,构建了严密的包围网。其军事装备包括270架战机和200门火炮,均已进入战备状态。
国民党部队持续向瑞金推进,每天都会建立新的防御工事。他们每隔一华里就架设一道铁丝网,并在每五公里处修筑碉堡线,从而构筑起严密的交叉封锁网络。
为确保绝对安全,敌军在各个碉堡间的空地上布设了雷场。
为阻止红军突围,国民党调遣了千辆军用卡车组成机动部队,确保人员运输的及时性。
蒋介石下令在一个月内完全剿灭共产党领导的红军部队。
该计划经过精心设计,对作战部署进行了全面规划。部队调动与进攻路径均被细致划分,具体到每支作战单位及其行军路线。
红军的命运将因该计划的成功实施而遭受重创。
掌握核心机密的蒋介石自信满满,认为胜局已定,所有阻碍都将被彻底清除,未来的道路畅通无阻。
蒋介石未曾料到,在其剿共阵营中,一位负责剿共的将领早已暗中支持共产党。当获悉作战计划后,这位司令立即着手策划将机密情报传递给对方。
这位革命同志不顾个人安危,毅然将这份机密文件交予共产党,使得红军得以保存最后的有生力量。
为正义,纠正偏差
莫雄,这位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的朋友,成功帮助红军摆脱了困境。
1891年出生于广东英德的莫雄,以其豪爽性格和广泛社交圈著称。这位被誉作"五色将军"的人物,在朋友间更常以"莫大哥"的昵称相称。
蒋介石与莫雄之间因"救命恩人"这一特殊关系,建立了深厚的联系。
蒋介石给其留下的第一印象是一位值得信赖的年轻才俊。
通过多次与蒋介石的密切交往,莫雄逐渐改变了对他的初始看法,转而对其某些行为产生强烈的反感与抵触情绪。
莫雄渴望退出国民党投身共产党,然而周恩来等领导人基于现实考量,建议他留在国民党阵营,以便发挥独特价值。
莫雄内心对正义的执着驱使他,在生死攸关之际做出了最明智的决定。
作为国民党赣北第四行署专员兼"剿共"保安司令,莫雄虽仅担任少将参议职务,却获得特殊许可参与"铁桶计划"的战略决策会议。
会议刚结束,莫雄立刻行动起来,悄无声息地携带着"铁桶计划"的完整文件,迅速离开山上的会议地点,直奔其办公场所。
冒着生命危险传递机密信息
莫雄返回驻地后,迅速召集全体成员进行紧急商讨。此刻,他的团队已经完全由共产党员组成。
共产党人成功渗透敌营,蒋介石的疏于防范起到了关键作用。
当晚,共产党方面迅速获取了蒋介石视为最高机密的"铁桶计划"。这一重要情报未经任何延误便被完整传递。
然而,将情报传递至党中央的过程面临重大挑战。经过集体讨论,这项关键使命最终由项与年同志承担。
情报信息被项与年同志以密语形式记录在四本学生字典中。他化身为教师身份,携带着这些字典,日夜兼程向苏区进发。
随着逐渐接近苏区地界,沿途的检查变得愈发严密。教师群体受到了特别严格的审查,旅途的艰难程度可想而知。
历经数日艰难跋涉,项与年昔日儒雅的书生形象已荡然无存。他头发凌乱、满面污垢,身上衣物破旧不堪,俨然一副流离失所的模样。
项与年拾起一块石头,毫不犹豫地往脸上猛击,以此隐藏真实相貌。
项与年口中喷涌的鲜血中,四颗门牙随即掉落在地。
项与年强忍剧痛,将四部词典塞进脏兮兮的布袋。他面容肿胀变形,衣衫褴褛,光着脚蹒跚而行,俨然一个真实的乞丐形象。
凭借巧妙的伪装,他成功避开了敌人的追捕,突破层层封锁,最终将情报安全送达周恩来总理处。
1934年10月10日,中央红军提前半个月启动了战略性转移计划,开启了闻名中外的两万五千里长征。
由于铁桶计划意外受挫,预期的胜利化为泡影,蒋介石陷入暴怒状态,却束手无策。
1936年2月,蒋介石以"临阵脱逃"和"失守毕节"的罪名,下令将莫雄拘捕。
在友人多方周旋下,莫雄得以安然脱险,免遭牢狱之祸。
1949年,由于他与共产党之间的密切往来被当局察觉,国民党对其发出了通缉令。
获悉情报后,他迅速逃往香港隐匿行踪。
1949年10月,叶剑英致函莫雄,向其发出赴广东任职的邀请。
毛主席特别交代,要全力寻找莫雄的下落,明确指出他始终是我们党的老朋友,过去的经历不应影响对他的重视。这一指示被直接传达给了他。
莫雄重返广东后,立即投身于服务大众的事业中。
1951年,英德地区开展土地改革期间,他因当地群众的误解而遭到批斗,最终被判处死刑。
在危急关头,古大存作为广东省委统战部负责人果断制止了行刑,并迅速向叶剑英发出紧急电报,成功阻止了悲剧的发生。
1978年,病魔最终夺走了莫雄的生命,使他与挚友们天人永隔。
英雄们不朽的精神永远铭刻在人民心中,他们为党献身的无畏品格必将世代传承。
新玺配资-中国股市杠杆-实盘配资平台APP-国内可靠的实盘交易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